新年刚过,春节将至。1月3日至5日,省侨联党组书记徐崇恩、省侨联主要负责人丁兆丽一行到白山市、通化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归侨侨眷和侨界代表人士,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新春祝福。省侨联副主席李静陪同走访和调研。
在白山市,徐崇恩、丁兆丽先后来到贫困归侨刁兰英、邵永芳、矫田喜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鼓励贫困归侨侨眷要坚定信心、乐观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扶下,争取早日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生活。并叮嘱基层侨联组织要及时掌握归侨侨眷情况,为困难归侨侨眷群众提供及时热情的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侨联的关心和温暖。走访期间,两位领导还看望了白山市侨联原秘书长于在玉,于在玉是一名老归侨,曾任朝鲜慈江道中江郡中国人学校校长、华联会委员长,从事侨联工作多年来,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和“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两位领导与于在玉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的生活情况,感谢他对侨联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于在玉感动地表示,今后还将继续为侨联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通化市,丁兆丽走访慰问了当地困难归侨侨眷,为他们送上春节问候。随后,丁兆丽还来到“中国侨界十杰”获奖者、二道江区侨联鸭园工作站“侨胞之家”负责人张明容家中,张明容大姐今年已有73岁,她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为侨服务事业,积极为当地归侨侨眷服务,排忧解难,受到当地归侨侨眷的信赖和赞扬。丁兆丽对张明容大姐长期以来一心为侨所做的卓越贡献表示深感钦佩,她亲切地询问了张明容大姐的生活和身体情况,鼓励她多保重身体,继续发挥光和热,用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推动侨联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走访期间,丁兆丽还为获得2019年省级“侨胞之家”标兵单位称号的通化市柳河县导航街道河北社区“侨胞之家”揭牌,并深入基层就侨联改革进展情况和“侨胞之家”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她充分肯定了通化市“侨胞之家”的特色做法和取得的实际成效,她指出,“侨胞之家”是各级侨联的“臂膀”,建好“侨胞之家”既是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切期盼。下一步要结合社区优势,突出“侨”的特色,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激活侨联基层组织的活力。
白山市侨联主席李晓丹、通化市侨联主席于春燕陪同走访慰问。



1月4日,徐崇恩、丁兆丽专程来到省侨联扶贫包保村——长白县宝泉山镇老局所村调研,并看望慰问村民群众。
省侨联自2016年把老局所村列为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工作目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开办爱心超市、援建爱心水井,帮助老局所村努力提升造血功能,让这个贫困小山村切实实现美丽蜕变,2018年全村11户贫困户16人已全部脱贫,人均收入已达8000元以上。
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省侨联立足老局所村长远发展目标,在全村脱贫的基础上,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以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协调中国侨联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引进“红松嫁接”项目,为老局所村嫁接了近250亩红松果林。三年后,该项目每年都会给老局所村带来丰厚的收益,带动村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全县的扶贫工作起到了示范效果。


走访慰问中,徐崇恩和丁兆丽先后看望了老局所村的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到一户贫困户家中,都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脱贫致富的想法,并送上节日问候。在贫困户金成元家中,脱贫光荣证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说起老局所村现如今的变化,金成元十分感慨,“去年村里打了一口水井,全村人都喝上了放心水,再加上还建起了光伏电站,我们每年都能得到分红收益,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两位领导听后非常欣慰,他们说,看到你们脱贫了,我们心里就舒畅了,并鼓励贫困户脱贫后还要齐心协力,努力奔跑,争取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徐崇恩还再三叮嘱驻村干部,要继续为群众做好心贴心的工作,肯下“绣花”功夫,让大家了解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切实感觉到新时代好和共产党好。
随后,徐崇恩、丁兆丽实地考察了老局所村的扶贫项目进展情况,并就省侨联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稳扎稳打,抓实抓细,要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发展村主导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开辟新路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役画上圆满句号。

临别前,徐崇恩、丁兆丽还来到驻村工作队住处,亲切慰问驻村工作队员。两位领导向驻村工作队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勉励大家牢记使命,继续履职,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淬炼作风,建功立业。

白山市侨联主席李晓丹,长白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莲花陪同慰问。